洗沙后的泥漿如何處理
時間:2025-08-04 10:38:31
來源:
瀏覽|:62次
洗沙后的泥漿如何處理
洗沙后的泥漿因含有大量細顆粒泥沙、高含水率,若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等環(huán)境問題,需通過 “減量、資源化” 原則進行處理。以下是常見的處理方法,可根據(jù)要求選擇組合使用:
一、預處理:沉淀濃縮(降低含水率,減少體積)
泥漿的要處理目標是分離水和固體顆粒,通過沉淀濃縮減少后續(xù)處理壓力。
自然沉淀池:適用于小型洗沙場。建設多級沉淀池,利用重力讓泥漿中的泥沙自然沉降;前級沉淀池去除大顆粒,后級進一步濃縮細顆粒,上清液可回用于洗沙,底部濃縮泥漿進入下一步處理。
斜管 / 斜板沉淀池:通過傾斜的管狀或板狀結(jié)構(gòu)增加沉淀面積,加速細顆粒沉降,效率比自然沉淀池高,適合中大型場地。
二、深度脫水:減少污泥體積(核心步驟)
濃縮后的泥漿仍呈流態(tài),需通過脫水設備將含水率降,便于運輸和后續(xù)利用。
板框壓濾機:通過高壓擠壓使泥漿中的水分通過濾布排出,脫水后泥餅含水率可低至,適合高濃度泥漿,處理效果穩(wěn)定,但處理量較?。ㄟm合中小型)。
帶式壓濾機:泥漿經(jīng)絮凝處理后,通過傳送帶擠壓脫水,連續(xù)作業(yè)效率高,適合中大型洗沙場。
離心脫水機:利用離心力分離泥水,自動化程度高,處理速度快,但能耗較高,適合對處理效率要求高的場景。
關鍵輔助:絮凝劑
泥漿中細顆粒難以自然沉降,需添加絮凝劑(如聚丙烯酰胺 PAM、聚合氯化鋁 PAC),通過電荷吸附使顆粒凝聚成大絮體,加速沉淀和脫水效率。
三、資源化利用(降低成本)
脫水后的泥餅可根據(jù)成分進行資源化利用,避免填埋浪費:
制磚 / 建材:若泥餅中黏土成分較高,可與粉煤灰、水泥等混合,壓制免燒磚、空心磚。
路基填充 / 場地平整:用于道路基層填充、礦山復綠或場地墊高(需滿足壓實度要求)。
焚燒發(fā)電:若泥餅熱值較高(如混入少量有機物),可與煤混合焚燒發(fā)電(需控制煙氣污染)。
總結(jié)
洗沙泥漿處理的核心流程為 “沉淀濃縮→絮凝脫水→資源化利用”,小型場地可采用 “沉淀池 + 自然晾曬” 簡易處理,中大型場地建議配套板框壓濾機 + 絮凝系統(tǒng)。處理前需先檢測泥漿成分,確保后續(xù)利用或處置符合當?shù)貥藴省?/p>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