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處理凝聚劑脫色劑
時間:2025-08-07 10:47:54
來源:
瀏覽|:48次
水處理凝聚劑脫色劑
在水處理中,凝聚劑和脫色劑是兩類常用藥劑,前者側(cè)重通過電荷中和等作用使水中膠體顆粒聚集,后者針對水體顏色問題,兩者常協(xié)同使用以提升水質(zhì)凈化效果。以下從定義、作用機理、常見類型及應用場景展開說明:
一、水處理凝聚劑
凝聚劑是一類能使水中分散的膠體顆粒失去穩(wěn)定性,通過電荷中和、壓縮雙電層等作用,聚集形成微小 “凝聚體”(小顆粒)的藥劑。其核心是打破膠體的穩(wěn)定狀態(tài)(膠體因表面帶電荷、水化膜保護而穩(wěn)定分散),為后續(xù)絮凝(形成大絮體)和固液分離奠定基礎。
1. 作用機理
電荷中和:膠體顆粒多帶負電(如黏土、有機物膠體),凝聚劑通過釋放正電荷中和膠體表面負電,消除顆粒間的排斥力。
壓縮雙電層:凝聚劑溶解后釋放的離子進入膠體雙電層,使雙電層厚度減小,顆粒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,從而聚集。
2. 常見類型
無機凝聚劑:
三氯化鐵(FeCl?)、硫酸亞鐵(FeSO?)、聚合硫酸鐵,適用pH范圍寬,對高濁度、度水效果優(yōu)于鋁鹽,且絮體密度大、沉降快,但腐蝕性較強,出水可能帶鐵腥味。
其他:聚合氯化鋁(PAC,嚴格來說是 “凝聚 - 絮凝劑”,兼具電荷中和與架橋作用)。
有機凝聚劑:
多為陽離子型高分子聚合物,分子量較低,通過電荷中和作用凝聚膠體,適用于精細化工等對殘留要求高的廢水,但成本較高。
3. 應用場景
生活污水預處理(去除懸浮物、膠體有機物);
工業(yè)廢水(如印染、造紙、采礦)除濁、初步去除膠體污染物;
二、水處理脫色劑
水體顏色多來自可溶性或膠體態(tài)顯色物質(zhì),脫色劑是通過吸附、氧化、混凝等作用破壞或去除這些顯色物質(zhì)的藥劑,核心是降低水體的色度。
1. 顏色來源與脫色機理
顯色物質(zhì)類型:
有機色:染料(如印染廢水的活性染料、分散染料)、腐殖酸(地表水)、加工的色素等;
無機色:鐵離子(黃色)、錳離子(棕色)、銅離子(藍色)等金屬離子。
脫色機理:
混凝脫色:通過電荷中和使顯色膠體聚集,隨絮體分離;
氧化脫色:破壞顯色物質(zhì)的分子結(jié)構(gòu),使其變?yōu)闊o色小分子;
吸附脫色:通過多孔材料吸附顯色物質(zhì)(如活性炭吸附色素);
2. 常見類型
混凝型脫色劑(兼具凝聚功能):
吸附型脫色劑:
活性炭(粉末 / 顆粒):吸附能力強,適用于去除小分子色素、染料,但成本高,飽和后需再生;
硅藻土、膨潤土:通過表面吸附和離子交換脫色,適用于預處理或低濃度有色水,成本較低。
高分子用脫色劑:
如陽離子型脫色絮凝劑(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共聚物、改性淀粉等),針對性吸附陰離子染料(如直接染料、酸性染料),脫色效率高,且絮體大、易分離,廣泛用于印染、紡織廢水。
3. 應用場景
印染 / 紡織廢水(去除染料顏色,如活性紅、分散藍);
食品加工廢水(去除色素、腐殖質(zhì),如果汁、醬油廢水);
造紙廢水(去除木素、染料殘留);
三、凝聚劑與脫色劑的協(xié)同作用
凝聚劑先通過電荷中和使顯色膠體凝聚,形成小顆粒;
脫色劑(如高分子脫色絮凝劑)進一步通過架橋作用將小顆粒聚集成大絮體,同時吸附可溶性顯色物質(zhì),提升脫色和固液分離效率。
四、選擇要點
水質(zhì)特性:明確顯色物質(zhì)類型、溶解度(膠體態(tài) / 溶解態(tài))、pH 值;
總之,凝聚劑是水體凈化的 “基礎工具”,通過顆粒聚集提升分離效率;脫色劑,針對性解決顏色問題,兩者結(jié)合可處理有色廢水。
